既来之,则安之(二)——面对不如意,返城后的学习工作

发布者:南外校办发布时间:2020-01-08浏览次数:10


阎玉珍

    我的返城生活没有其他人那么艰难,但是也有烦恼。十年动乱毁了我的大学梦,77年恢复高考,我上了大学。我是幸运的,然而我上了我不愿意上的大学,学了我不喜欢的专业,干了我从没想过的工作。好在我的人生哲学是:“既来之,则安之”。我用这一思想化解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。

    上了我不愿意上的大学怎么办?

    我在金沙集团1862cc学德语的时候,我们的德语老师兼班主任是南京大学的陈洪元老师。我的先生吕鲁生比我高一届,他们的德语老师也是南大的老师。1966年,他们毕业的时候,他是被选派到德国留学的,他们班的还有很多人是被保送到南大学德语的。如果不是“文革”的话,第2年就轮到我们出国留学了,即使不出国,也会保送到南大学德语。我的理想大学是南京大学。
    1977年恢复高考,我被录取的是南京师范学院,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师范大学。当时的南京师范学院,确实不是我想上的大学。但是我能不上吗?兵纺二厂三十多人参加高考,只有我一个人考上本科;全国570万考生,只录取了27万,录取率只有5%;何况是结束9年的知青生活,回到南京的家上大学。
    “既来之,则安之”,我到南京师范学院报到去了。后来我才得知,南京师范学院政教系招收的有孩子的男学生有好几个,但是带孩子的女学生,只有我一个人。有孩子的男学生可以把孩子留给妻子,带孩子的女学生把孩子留给谁呢?何况此时我的先生在四川泸州空军部队服役,并且提干了,不可能转业回南京。他们考虑再三,最后还是录取了我。这是政教系有史以来招收的唯一的带孩子的女大学生。我听了很感动,哪个大学愿意录取一个带着孩子的女学生上大学?是南京师范学院给了我上大学的机会。我应该珍惜这个机会。到南师上学后,我发现南师的老师真是很好,非常敬业。冯世昌老师讲黑格尔,那么晦涩难懂的理论,他讲得如痴如醉,我们也听得津津有味儿,我们私下里都称他黑格尔。李振坤老师课上讲经济学,满怀激情,慷慨激昂,课后对我们体贴入微,关怀备至……这些老师都成了我当老师的楷模,我学着他们的样子去上课,去当班主任。南京师范学院的历史悠久,和南京大学,东南大学有共同的主源。南京师范学院发展速度很快,很快就升格为南京师范大学,在高校林立的南京,南京师范大学实力还是很雄厚的。我为是南京师范大学的毕业生而感到骄傲。

    学了我不喜欢学的专业怎么办?

    我在南师大学的是政教专业,这不是我喜欢的专业。我最喜欢的专业是德语专业,但是南师大没有德语专业,我想改学英语,我在建设兵团的时候已经开始自学英语了,但是英语专业要求年龄在22岁以下。我想改学中文,毕竟我9年的知青生活中,差不多8年时间是在从事广播工作。我到院里去问了一下,院里还没有出台换专业的规定,实在要换专业的话,等到78级大学生进校的时候,可以考虑。
    “既来之,则安之”,就学政教专业吧。后来我才知道,南师大录取的时候,把报考文科的党员尽可能地录取到政教专业。我是1973年7月入党的,上大学的时候差不多有5年党龄了,当时在大学生中也算是老党员了。老党员怎么能不服从组织的安排呢?我们这个班的学生来自全省各个地方,还有好些人跟我一样是来自建设兵团,还有一位外语学校学德语的小学弟李力,当年是外语学校小学部的,他们都能安心的学政教专业,我为什么不能呢?我们这个班的年龄相差很大,最大的是1947年出生的,最小的是1960出生的,年龄相差一轮多。我在全班也算是年龄最大的,在全班77人中排第六,在班上13位女生中排老大,大家都亲切的叫我大姐,大姐要给学弟学妹树立爱专业的榜样。
    政教专业是一个大口径的专业,有很多的研究方向,老师也鼓励我们早一些转向自己喜欢的专业发展。我当时觉得经济对于我们这个国家来说是最重要的,因为10年动乱,我国的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,我便选择把经济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。有段时间,我研究洛克菲勒家族的发家史简直到了着迷的状态。我对经济学的研究还影响了我的先生,他对经济也很感兴趣了。他从部队转业后,到了省轻工业厅政策研究室,专门研究集体经济。我后来从事南京市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,开始转向法学研究,承担校长培训的法制专题讲座。通过对经济和法学的研究,我觉得政教专业确实还是一个很不错的专业。
    政教专业毕业的学生从政的很多。很多中学的校长都是政教专业出身的。我也有幸在南京晓庄师范学校当了6年副校长,到了南京教育学院,当了10年干训处长,还担任了南京市普教系统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副主任。

    干了我从没想过的工作怎么办?
    我小时候作文经常被老师在课堂上读,那个时候我的理想是当一个作家,写很多很多的文章,出很多很多的书。上了外语学校以后,我觉得将来是从事与德语有关的工作,当个翻译,如果是搞笔译的话,就翻译很多名著,如果是搞口译的话,就搞同声翻译。知青下放以后,我绝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广播工作,尤其是省广播电台要商调我过去,我想当个专业的播音员,播新闻,讲故事,主持各种各样的节目。我的理想很多,没有一个是当老师的。记得小学的时候,我们班上有个留级生,老师让我和他坐在一起,要我好好帮助他。我发现这事真是很难很难,他不欺负我已经是很好的了。我觉得老师面对这样的学生也是很难很难,他不捣乱课堂纪律就很好了。我不想当老师,我怕遇到这样的学生。
    1982年2月,我大学毕业了,分配到南京晓庄师范学校当老师。上的是南京师范大学,学的是政教专业,毕业后只能到学校是当政治老师。“既来之,则安之”,还是安安心心的当老师吧。在当老师的过程中,我发现我还是很适合当老师的。我当了那么多年的广播员,学生不仅说我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好听,还说我讲话的声音也很好听。慢慢地我喜欢当老师了。有人向我咨询考大学,凡是女生,我都建议她们考我的母校~南师大,考我现在工作的学校~南京晓庄学院,学师范专业。我总是说:女生将来当个老师,真是很不错的。当然有男生愿意考师范专业,我更高兴,因为可以改变中小学“阴盛阳衰”的局面啊!
    渐渐地我发现当专业播音员的理想实现了,上课就是主持节目。面对不同的班级,主持的方式要有所不同;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不同,主持的风格也要有所区别;难的内容,怎么主持得浅显易懂?枯燥的内容,怎么主持的生动有趣?当老师,要主持好每一堂课,需要研究的东西很多很多。我还拿出我当广播员的看家本领,自编了一个电视片《骄傲的小金币》,介绍货币的职能。我组织了晓师附小的学生来演出,动员了学校很多的教师和学生来参演。我还请了省话剧团的老师们来导演和化妆,请了省电教馆的人员来拍摄。这部片子最后被中央电教馆收购,我的儿媳妇在东南大学发现了他们学校买的这部教学片的拷贝。
    渐渐地我发现当作家的梦也基本实现了。老师有教学任务,还有教研任务,科研任务。展示教研成果和科研成果的方式,是写文章,写论文,写专著。我发表了数十篇文章和论文,其中约有二十篇是在核心期刊发表。我还独立写了几本书,如《依法治教的理论与实践》《教师的法律视野》,未成年学生保护的系列丛书《未成年学生意外伤害谈》《未成年学生自护训练谈》《未成年学生预防犯罪谈》;主编了《校长的法律视野》《教师的法律素养研修58问》《教师的修徳与守法》等。因为发表的文章,出版的著作比较多,我被评定为教授。
    我虽然没有实现的是当翻译的梦,但是英语学习也没有白学,儿子的初中英语是我辅导的;评职称考英语对我来说不是一件难事。

    辛弃疾的词:”叹人生,不如意事,十常八九。“人生总有很多不如意的事儿,离期望的意愿相去甚远,用时尚的话说,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。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,有的人是唉声叹气,甚至破坛子破摔;有的人是执拗固执,甚至对抗到底。我还是选择“既来之,则安之”,接受现实中的不如意的事儿。黑格尔说,凡是现存的都是合理的。静下心来,好好地想想,那些不如意的事儿,有没有其存在的合理性。想通了,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就化解了。